2023年10月9日 星期一

當好友都轉為悲觀的時候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23-10-09

 上月初,看過「星級分析員」陸東在某財經雜誌的獨家專訪,他並不看好港股的前景,認為當前經濟出現結構性問題,料港股只會有反彈無復甦,並坦言留學回港差不多四十年,未試過像現在這麽悲觀!不少股票跌至只有0.3倍市賬率,甚至更低,連他都不是很敢買。

 當向來是以大好友見稱的著名分析員都轉為極度悲觀時,這反映了甚麼?也許在漫長的熊市肆虐下,市場情緒已經跌落至低點吧。

 在眾多負面消息充斥下,包括中美關係惡化、利息高企、中國經濟復甦乏力、內房債務危機、企業盈利增長下調等,縱使港股估值低迷,也未能吸引投資者入市,主要是因為他們對股市前景缺乏信心。投資信心何時會重返?這大概需要一些催化劑,例如中美關係改善、美國通脹壓力緩和令息口見頂回落、中國經濟回復增長動力、內地房地產市場回穩及企業盈利回升等。

 有危便有機。相信不少價值投資者都知道「低買」是投資獲利的最佳途徑。「低買」的機會何時會出現?通常都是市場上風雨飄搖、信心盡失,大部分投資者都說要避開股票的時候。當市場情緒悲觀時,不少優質公司的股票都會被拋售,價值都會被低估。現階段投資者是否有膽量去檢便宜貨?

 恆生指數已經從20181月歷史高位約33500點,下跌至上周五(2023106日)的17485點,累積跌幅為48%。港股持續下跌了三年,似乎還未看見黑暗隧道的盡頭,投資者擔心究竟低迷的港股會是價值陷阱嗎?

 從估值上看,港股近年的估值已被市場降級,平均預測市盈率只有約11倍,低於過往平均的13-14倍。也許是因為市場對港股的盈利增長前景沒有以前那麽樂觀及要求的回報率增加(隨著無風險回報率和中國政策風險增加)。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這個降級的過程是否接近尾聲?港股現時的預測市盈率(只有約9倍)較以往低,是否值得增持?

 這主要取決於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制裁和打壓,會否拖垮內地的經濟發展,美國息口的去向及企業盈利增長等因素。假如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韌力、龐大的消費市場及香港長遠的發展具有信心,趁別人恐懼的時候,分散地投資港股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投資策略。

 但有一點要留意:過去三十年,港股經歷了幾次股災,每次都能化險為夷,今次會否不一樣?之前兩次周期港股需要約十年時間才能再創高位,如果出現結構性改變,也許今次需要更長時間,投資者要有充分的心理和財務準備。

81 則留言:

  1. 除了陸東, 還有女股神劉央(牛央)都離開港股, 跟據其往績, 可能是港股熊轉牛尾段的訊號之一吧
    感謝鍾兄

    回覆刪除
    回覆
    1. 網友們,買平靚正股份例如中海油(883.HK),長期收取超高股息,理得佢牛市或熊市呢?🤔

      刪除
    2. 咁嘅市況,你咁樣講係唔係代表你心里平衡啲呢!如果而家個市牛氣衝天,你嘅心情會…..?繼續收息?!🤣🤣

      刪除
    3. 漫長的熊市令不少投資者卻步。

      刪除
  2. 冇乜人可以time the market.
    不過估到值,計過數,自己afford到,有閒錢投資,慢慢分注逐少吸納優質股,長遠回報應該唔太差

    回覆刪除
  3. 當好友都轉為悲觀的時候,係時候多買鐘兄實體書看。:)草上飛

    回覆刪除
  4. 股票或者同海鮮一樣,容易被各種原因或情況影響價格,但即使很平也應適可而止,因為明天或者更平更多選擇😅

    回覆刪除
  5. 這時候是考驗投資者選股的能力,持股的能耐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選對優質股也要有耐心持有,不要被熊市震走。

      刪除
  6. 「如果出現結構性改變,也許今次需要更長時間」, 要多少時間, 視乎聖上在位多久, 聖上將會在位多久, 視乎聖上身體健康情況, 然而這個是一級國家機密。

    回覆刪除
  7. 謝謝分享,現在的確好多優質的平靚正嘢

    回覆刪除
  8. 以10月9日黎講, 17500點都比較安全, 我認多APEC拜習會必成事, 有D野美中會傾掂數, 但當然唔係高科技制裁會鬆手。
    所以會買7200。
    而按羅家聰分折, 宏親黎講, 中国經流濟下行, 但股市不會崩盤, 而是恒指的上落區間緩慢下移, 但下移之中會反覆反彈。

    回覆刪除
    回覆
    1. 個個都係「分析家」,扮下係人哋肚里條蟲!佩服!人性所然,見到乜嘢就講乜,加上自己的過往,就係「專家」

      刪除
    2. 剛剛羅家聰在最新一集經濟KFC(21/10) 「ep3: 特區政府財政見赤字,儲備跌至一年開支」話恒指應該已見底, 可能會彈番上20000點然後再跌。
      但係呢個時候, 日本藥企高層被捕, 涉間碟罪 ; 一日後, GroupM高層上海被捕, 咁樣形勢又再惡化, 買7200暫時保留。

      刪除
  9. 鍾Sir , 請問有無可能是結構性問題,港股只會永遠越來越平?底部難以預計.或者港股可能如A股一樣在永遠在2800-3500點,而港股以後永遠在在10000至20000點 以往的股市是周期性,不能以此類比.用倒後鏡睇事物.以上情形是否不能排除會發生 ?

    回覆刪除
    回覆
    1. 雖然不能排除會發生,但發生的機會是多少?值得思考。

      刪除
  10. 港股最大問題係低估值都唔可以買指數,例如2800,港股要加埋選股嘅風險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講股指數股都信唔過嘅,尼個市場你早就要放棄啦,還在估下估下過日子。網絡世界,等於無邊無際,到處骗子,有攞正牌嘅又有冇牌嘅,即使你堂堂正正在講交所買賣的,都可以輸晒成付身家,分別係你冇得去報警,因為佢係有牌嘅,吹咩

      刪除
    2. 在能力圈內選股,適量分散,儘量減少選錯股的風險。

      刪除
  11. 「從估值上看,港股近年的估值已被市場降級……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這個降級的過程是否接近尾聲?」

    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我們為什麼要選擇估值被降級的市場?有沒有其他更好的市場可以選擇?這和在優質股和非優質股之間作投資選擇是同一原理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就是搏一搏吧!

      刪除
    2. 即使估值被降級,但當股價超跌,遠低於公司被降級後的內在價值,也許還是有投資價值的。

      刪除
  12. 問題是,大部份港股多年處大型上落市,沒有穿越周期創新高的本事,往往只有計死數買入賣出的機會,姑勿論是否能每次都可準確執行。相比其他市場,港股能製造複利效應的長線持有機會甚少。

    回覆刪除
    回覆
    1. 好同意!「假值投資者」就會死守香港,屬於貢獻者,值得我們尊敬

      刪除
    2. 近幾年的港股表現的確令不少投資者心碎。

      刪除
  13. 過去三十年,港股幾次股災是周期性,不能類比?

    回覆刪除
    回覆
    1. 冇人知道... 都係如「賭場」博下(如鍾sir上一篇貼文),選擇另一巿場也是另一賭場!

      匿名二號

      刪除
    2. 也不是,例如2008年的金融海嘯。

      刪除
  14. 一個已變質的市場,有無可能不能恢復以往估值,一直壞下去,天知道? 估值持續下調的市場,如何估值?

    回覆刪除
  15. 嘩!咁多「匿名」? 部分可能係其他著名股評人!🤣

    回覆刪除
  16. 鍾Sir , 為何對港股如此有信心,認為未來還會再創高位?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四十年經驗都唔敢投資港股了!或者鍾Sir 有內幕消息, 鍾記快講!

      刪除
    2. 哈哈,有「內幕」都唔敢涉露出來啦,應該咁講網主有二百歲命,所以可以等上長期三十年、四十年的投資收獲⋯⋯!

      刪除
    3. 沒有內幕消息,只是覺得17,000點的港股頗有投資價值。

      刪除
  17. 鍾sir,
    謝謝分享!請問港股近年都是有波幅無升幅,買指數基金似乎未能達致長期的資本增值,應怎樣作出價值投資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買三桶油吧,尤其是中海油883。

      刪除
    2. 在資產配置上靈活處理,不妨參考Benjamin Graham對於防禦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指引。

      刪除
  18. 我個人覺得任何市場,其未來的市況都屬於不明確的,最出色的經濟學家或金融學家都只是“估估吓”,他們不是神仙,各種說法,聽聽就好!下面Benjamin Graham在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一書第20章裡的話卻應該緊記,他說:
    “相對而言,如本章前面所述,投資者的安全邊際概念,乃建基於從統計數據出發的簡單而明確的數學推理。我們同樣相信,它深獲實踐上的實戰經驗的充分支持。我們不能保證這種基本的定量方法在未來不明確的市況下,將繼續展現良好的績效。但是,同樣地,我們也沒有有效的理由對此而顯得悲觀。”p.520.
    所謂的基本的定量方法(fundamental quantitative approach)是緊密結合theorectical與practical的。“從統計數據出發的簡單而明確的數學推理”屬於理論的,“實踐上的實戰經驗”則屬於實踐的,投資者的安全邊際概念植根於二者的緊密結合,這樣的投資行為就是真正的投資行為。所以Graham接著說:
    “真正的安全邊際能夠獲得證實是通過:一、大量的數據,二、據說服性的推理,與三、參照大量的實際的實戰經驗。”p.520.
    2023年8月21日,建設銀行收盤價報4.02元,PE是2.78倍,股息率高達10.91%,PB是0.32倍,這樣的白菜價竟然無人問津!究竟是市場的問題還是市場參與者自己的問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以檢查一下建設銀行的“市值”,我們在Google鍵入Global 2000+Forbes得出:
      https://www.forbes.com/lists/global2000/?sh=4494bd7e5ac0
      在世界排行第4,在中國大陸屬於央企,是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一倒了,立馬引發系統性風險。用香港人的話來說,是“阿爺”非救它不可,所以,可以放心買進。
      使用Graham在第14章7個選股準則中的第5個準則Earnings Growth(盈利成長)去檢查它:
      “在過去10年裡,每股盈利至少要成長三分之一,分別採用期初與期末的平均數。”
      期末三年,就是2020年至2022年,這三年建設銀行的EPS是4.1646元,除3,等於1.3882元。期初三年,就是2013年至2015年,這三年建設銀行的EPS是2.8393元,除3,等於0.9464元。1.3882除0.9464,得1.4668。也就是說,是46.68%,遠高於這個準則要求的33.33%!
      結論是:我們總是在景氣低迷股價低殘時瞻前顧後,忘記算一算,於是便坐失良機!
      你把你的閒錢存在銀行,定期利息現在是4.5%,存在建設銀行是10.91%。你聰明的選擇是:?

      刪除
    2. 感謝鍾Sir 及C H Liu 先生的分享和提醒。我相信不少投資者已經買到滿倉;而股票市場縱然是平宜,安全邊際也看似很高,但由於始終帶有隱憂,將資金分散投資(如部份作定存)也對大多數一般人士來說是合適的選擇吧。
      CK

      刪除
    3. 作為防禦型的投資者,你也可以在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的第十四章七個選股準則外添加一、兩條準則,如,長期的股東權益回報率,最近這三年略高於11%,但這18年(H股)的平均ROE則略高於16%。

      刪除
    4. CK 說得無錯, 不是不知港股便宜, 不是不想買,而是一早已經買到爆倉, 成手蟹貨, 現在不減持不清倉已經是在實踐價值投資的意義 , 已經是愛國家愛香港的表現了

      另外想請教C H Liu 先生, 以建設銀行為例, 如果我以建倉5%為例, 在息率7%-9%已經建倉完成, 是因為太早買入嗎?還是息率不夠吸引?如果以後還有11%,12%息率的建行, 你又會如何處理?謝謝你

      刪除
    5. 跌打佬兄:
      建設銀行最近10年的平均股價是6港元,10年的平均PE是5.64倍,10年的平均股息率是6.07%,10年的平均PB是0.78倍。你說你在股息率7%-9%建倉完成,我想,你大概平均買進價位略低於5港元,這當然享有一定的安全邊際,但不算是很大。然而,你的倉位很可能在2022年中已經完成,當時10年期香港政府債券利息遠低於3%,股息率7%-9%之間,絕對超過債券利息兩倍以上,所以,也不能說你入場過早!(現在債券利息上升至4.4%,股息率7%便不具絕對優勢!)
      10.91%的股息收益率,長期持有的話,是Buy-Low and Hold,值得推薦!
      略低於5港元買進建設銀行也不用哎聲嘆氣,因為設定一個持股期限兩年,目標價格8元,60%的收益,平均每年30%,打敗大盤可說甚有把握。這是Ben Graham教導的Buy-Low-Sell-High策略。我在2016年2月11日對香港三個指數成份股做了一個Forward Test,持股期限兩年,建設銀行當天的收盤價是4.43元,PE是3.9倍,股息率是8.48%,PB是0.71倍。到2018年1月29日收盤價報9.12元,PE是8.74倍,股息率是3.39%,PB是1.3倍。約兩年整體收益是106%,遠高於盈富基金同期80%的收益,2828則只有76%。那一個測試的倉位最高收益是1313華潤水泥,約兩年整體收益高達242%。所以,星期五我在它1.75元建立了倉位(2016年2月11日是1.78元),準備持有兩年再以市價賣出。看看是否高於242%?

      刪除
    6. 多謝C H Liu 先生分享低價買入了華潤水泥,而本人也於$4.6 買入復星國際0656 作長線投資
      CK

      刪除
    7. CK兄:
      不客氣!復星國際值得長期觀察,這幾個復旦大學出身的價值投資者從買進保險公司作為其旗下的一員便讓人刮目相看,可惜佔股不高。可能大陸對投資公司跨足保險業有一定的限制,這我沒有精力去查證。巴菲特曾經說過,他當年在七十年代假如不是買進紡織業(巴郡)而是保險公司,他的整個投資績效將比現在好非常多。復旦幫擅長於醫藥與遺傳工程及生物科技。這方面大陸在港上市的公司都是股價貴的不得了的,低價長期持有復興在很大程度上等於低價間接低價持有這方面的公司,所以你的投資想法值得推薦。加油!
      我在昨天,2023年10月23日,建立了一個“前測”投資組合,使用Graham晚年的投資建議,分別在香港三個指數成分股中篩選了20家公司,加上2800與2828,看看持有兩年後的績效如何。
      其實,投資最需要的是不斷檢查與優化自己的投資方法,一定要相信客觀數據與計算而不是主觀想像。下面這一段,寫在巴黎兄的blog文下的跟帖願意和香港的年輕朋友們分享:
      瑞典長期執政的政黨是社會民主工人黨,簡稱社會民主黨。從1889年成立後幾乎一直長期執政。但是,我們不能把一個政黨與一個國家畫一個等號等同起來,也就是說,瑞典≠社會民主黨。同樣的道理,中國≠中國共產黨。這是瑞典初中“公民與社會”課裡的常識ABC。然而,我跟非常多中國大陸出來留學獲得了博士學位(工科、理科、醫科的都有!)的留學生談論過,他們幾乎沒有一個能分辨二者之不同。
      假如你認為中國的企業=中國共產黨,那麼,就千萬不要買進建行什麼的。
      假如有一天中國政黨輪替了或中國共產黨分裂成兩個政黨(像蘇聯的共產黨還在,但卻是一個小黨),可能建行還在呢。

      刪除
    8. C H Liu 先生的經驗和知識分享實令人獲益良多,謝謝!
      CK

      刪除
    9. 我最近寫一篇論文,題目是:《堯舜其猶病諸的兩種可能實踐進路》。這是從春秋時代的孔子學生子貢的投資哲學談論及現代的Benjamin Graham與John Keynes的價值哲學。文中的第二段有以下的一段話:
      “設想把孔子教導子貢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博施濟眾” 這一實踐進路安排在現代民主政體下去推展,我認為,想要做一個樂善好施的儒者,前提是自己要先有這個財務實力!在現代社會裡,最好是在年輕時期,結合日裔美國人清崎徹(Robert Toru Kiyosaki)所著《富爸爸,有錢有理:神奇的現金流象限》(Rich Dad´s Cashflow Quadrant)一書中的ESBI四象限裡的E和I,也就是說,結合“受僱”(Employee)和“投資”(Investor)二者,在自己三十歲之前賺取第一桶金。我所謂的投資,在現代社會,主要講的是證券投資,也就是說,股票與債券。從事證券投資能夠長期獲利的人,我認為,必須具備以下六個根本特質:一、資金。二、知識。三、耐性。四、紀律。五、勇氣。六、實戰經驗。缺一不可!你必須有資金才能賺取更多的資金,而一般年青人最欠缺的就是資金,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位。但是,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畢竟知識才是能夠讓你的資金變大變多和一直賺下去的根本依據。什麼知識?其實也很簡單。依據全球在證券投資方面賺取最大收益的美元億萬富豪巴菲特於2011年在他旗下的電視台Business Wire的訪談中透露說:“如果你讀懂了《聰明的投資者》第8章和第20章,以及凱恩斯所寫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第12章,你就不需要再讀任何東西,並且你可以關掉你的電視機!”(“ If you understand chapters 8 and 20 of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and chapter 12 of the General Theory , you don’t need to read anything else and you can turn off your TV.”)我的天!這簡直比《新約聖經》的“四福音書”還要更大的“福音”!怎麼在中文的世界裡都從來沒有人提起過?《聰明的投資者》第8章是《投資者與市場波動》(The Investor and Market Fluctuations),第20章是《作為投資的核心概念的“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 as the Central Concept of Investment)。《通論》的第12章是《長期預期狀態》(The State of Long-Term Expectation)。”
      其實我在文中沒有說的是,光讀懂了這三章是不夠的,必須加上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的第三章,這是他的方法學,那就是如何為市場及個股定價估值。To price與To value是同一事物的一體兩面。從key ratios數據出發是to price(定價),從價格數據出發是to value(估值)。學會這門本事,只要有長期足夠的數據,過來就是計算而已。“Margin of Safety” as the Central Concept of Investment那一章Graham其實已經談論及使用數學概率去處理投資的問題,見解與Keynes完全一致,那就是數學期望值(Mathematical Expectation),只要估算出終極獲利概率遠高於終極虧損概率,你的投資便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這是買進指數基金ETF的最佳方法,因為這滿足了安全邊際原則與分散化原則的根本要求。

      刪除
  19. 今日「市價」就是巿場上買賣雙方基於現在的公司運作資料、大環境經濟狀況及對未來嘅預測而願意接受的買賣價,至少短期買者看好賣者看淡;而獲利者就是從對方的錯誤中得到收益

    回覆刪除
    回覆
    1. 買賣決定有時候都會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

      刪除
  20. 「低買的機會何時會出現?通常都是市場上風雨飄搖、信心盡失,大部分投資者都說要避開股票的時候。」

    問題是現在投資者不是在避開股票,只是在避開中港股票。和追逐優質股,避開劣質股是一樣道理。

    回覆刪除
  21. 個個人都想在股潭撈一把,結果呢?唔使多講,問問你身邊的貧友就知道答案,咁可能你係與眾不同嘅,但是要知道,股票市場輸贏定率冇人可以攻破,就係20%贏家,80%係輸家,歷史不斷重演,港股的周期性就等於你嘅周期性,分別你係屬於20%定係80%!

    回覆刪除
  22. 咁抵仲唔買?所謂價值投資者不過如此。

    回覆刪除
  23. 睇到你嘅發言,其實只係一句。廢話WhatsApp。

    回覆刪除
  24. 想談一談價值陷阱。

    1990年1月,日經平均指數的高位是約 38900 點;在2008年10月的低位約 7000 點。18年間跌了82%,而直到三十幾年後的今天仍未能「返家鄉」。

    試想想,在1991年日股普遍下跌了30-40%後, 企業估值由泡沫區間回調,遍地平貨,入市時尚考慮了安全邊際,奈何日本經濟才剛剛步入「失落的二十年」,企業盈利隨着經濟萎縮。中了這個「價值陷阱」而損失的機會成本和時間值仍是十分可觀的。

    估值是建基於我們對一籃子因素如利率、增長率、報酬率的假設,而這些假設又往往受政治、經濟、政策等外在環境影響。如鐘兄所言,港股的平均 P/E 過去是13, 14倍,但這個均值在未來是否亦適用?作價值判斷時困難的地方在於:這些宏觀因素並不是一般人能持續地準確預測的,所以所謂的內在價值只能模糊地正確,是best estimate而已。

    就算是一些「護城河」很深的公司,可以在亂世中別樹一格,維持盈利,但有時候也難免被宏觀趨勢所影響。

    我拙劣地認為,作為散戶投資者可以做的只是:
    1)一定程度分散風險:市場、地域、行業
    2)如鐘兄所言,長期持有優質企業 e.g. 行業龍頭
    3)不時回顧自己的估值模型,假設是否依然有效?

    說回日股,1990年股市泡沫爆破時的SONY (TSE: 9758) 每股股價2800日元,在過去一段時間ROE有差不多20%,叫做不過不失。縱使經歷了科網爆破、金融海嘯的大起大跌,若由1990年持有到今天仍有三倍幾的回報,輸唔晒。再次證明長期持有優質企業,就算不是長勝之道,亦首先封了蝕本門!

    SL

    回覆刪除
    回覆
    1. 恭喜!咁你這有長期持有Sony 憂質股啊!如果唔係咁這你係度圍爐取暖吹大牛!又係一個過客粉飾員,講到頭頭是,粉飾橱窗🤣🤣

      刪除
  25. 謝謝鍾sir,頂着網民的尖酸刻薄,繼續分享想法。

    回覆刪除
    回覆
    1. 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共勉之。

      刪除
  26. 隨著科技一日萬里,現代的人性與過往好大分別,在股潭仍然持着傳統假值思維,「股神」也有沒落的一日

    回覆刪除
  27. 11月10日恒指收17203, 已經好安全, 習拜會將於下週三(14/11)進行, 即係中美已經有D野傾掂咗, 當然唔係高端科技禁制減辣, 不過總有D貿易有得傾, 所以應買7200。

    回覆刪除
    回覆
    1. 睇住今日(14/11) 拜習會, 有d咩好消息, 7200睇住好消息出貨, 小好消息, 要襯短期高位出貨, 大好消息則睇定d先出貨。

      刪除
    2. 今朝(16/11)拜習會消息, 會面只得2過半小時就完了, 仲唔出貨? 7200, 在17203點入, 18100點出, 利潤都有7%

      刪除
    3. 11月21日, 拜習會, 中共擺出求和姿態, 歡迎外資, 但與反間諜法同時並行, 暫時睇唔通, 7200抑或7500, 暫時觀望。

      刪除
  28. 記得有一句話可貼切鐘sir 呢篇文章:傻瓜等到結束時才做聰明人一開始做的事. 現在聰明人開始思考做野啦,傻瓜就覺得聰明人係「傻瓜」😅

    回覆刪除
  29. 想問老師9988近來派息/馬雲賣股票/以及暫停業務分拆上市會否令9988質素價值變差?或合理價需要調整?

    回覆刪除
  30. 如果你自己不能自救,就等上堂問老師就可以解決到你嘅問題,那麼,你既人生就很糟糕啦,你自己上網睇下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睇吓你有冇慧根領略到當中點解馬某點解要將自己公司名起為「阿里……」

    回覆刪除
  31. 鍾SIR 你好, 一直跟你學習獲益良多,想請問最新的2024恒指年預估盈利是多小?
    趁市淡到不能再淡, 一直合理地收集2800
    希望好日子快來

    回覆刪除
  32. 跌穿17000点.,港股令股民身家大跌,考验忍耐和意志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