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牛市在懷疑中成長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25-07-19

 相信不少投資者都應該聽過著名基金經理Sir John Templeton的名言"Bull markets are born on pessimism, grow on skepticism, mature on optimism, and die on euphoria." 主要是用來形容在一個典型的牛市周期中,投資者的心理或市場的情緒變化。

 這幾句說話應用在港股,極具啟發性,值得參考。

 「牛市在悲觀中誕生」。

 在熊市末期,市場充滿負面情緒,投資者信心薄弱,認為股市在眾多不明朗的因素困擾下(疫情、俄烏戰事、美國通脹威脅、加息、經濟衰退風險、內房債危機、科網監管、全球關稅戰)會持續下跌。互聯網中概股「不可投資」、港股已死、金融中心遺址、此熊不同彼熊等言論嚇怕了投資者。雖然估值嚴重偏低,但投資者還是不敢買入。

 事實證明,最佳的買入時機,便是當市場最為悲觀的時候,因為投資者在那個時候才可以買到價廉物美的優質股。這種難得的買入機會近年出現過兩次,大概是恆生指數於20221031日的14597點及2024118日的15184點。

 「牛市在懷疑中成長」。

 股市開始回暖,但影響股市的消息好壞參半,投資者還是半信半疑,小心翼翼,懷疑升勢能否持續下去。在美國年初發動全球關稅戰的陰霾下,恆生指數今年以來卻反覆上漲了24%,截至周五(2025718日)收市報24825點,印證港股目前也許正處於懷疑中成長的階段。

 「牛市在樂觀中成熟」。

 在牛市的成熟期,好消息較多,經濟前景和企業盈利向好,令投資情緒較為樂觀,更多的投資者看好後市。

 「牛市在亢奮中死亡」。

 牛市的最後階段大多以過度樂觀甚至是不理性繁榮為特徵。投資者變得過度自信及看好後市,這通常代表市場估值過高,容易下跌的警訊。倘若市場出現這種情況,投資者須要果斷地減持,甚至退出市場。

 總的來說,港股最佳的買入時機已過。現時,投資者宜採取觀望態度,按兵不動,因為港股的估值已變得合理,並不便宜,買入的安全邊際不足,但又不是很好的沽出時機,因為市場的情緒並不高漲,估值尚未偏高呢!牛市似乎正在懷疑中成長,還未到成熟或亢奮階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