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牛市在懷疑中成長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25-07-19

 相信不少投資者都應該聽過著名基金經理Sir John Templeton的名言"Bull markets are born on pessimism, grow on skepticism, mature on optimism, and die on euphoria." 主要是用來形容在一個典型的牛市周期中,投資者的心理或市場的情緒變化。

 這幾句說話應用在港股,極具啟發性,值得參考。

 「牛市在悲觀中誕生」。

 在熊市末期,市場充滿負面情緒,投資者信心薄弱,認為股市在眾多不明朗的因素困擾下(疫情、俄烏戰事、美國通脹威脅、加息、經濟衰退風險、內房債危機、科網監管、全球關稅戰)會持續下跌。互聯網中概股「不可投資」、港股已死、金融中心遺址、此熊不同彼熊等言論嚇怕了投資者。雖然估值嚴重偏低,但投資者還是不敢買入。

 事實證明,最佳的買入時機,便是當市場最為悲觀的時候,因為投資者在那個時候才可以買到價廉物美的優質股。這種難得的買入機會近年出現過兩次,大概是恆生指數於20221031日的14597點及2024118日的15184點。

 「牛市在懷疑中成長」。

 股市開始回暖,但影響股市的消息好壞參半,投資者還是半信半疑,小心翼翼,懷疑升勢能否持續下去。在美國年初發動全球關稅戰的陰霾下,恆生指數今年以來卻反覆上漲了24%,截至周五(2025718日)收市報24825點,印證港股目前也許正處於懷疑中成長的階段。

 「牛市在樂觀中成熟」。

 在牛市的成熟期,好消息較多,經濟前景和企業盈利向好,令投資情緒較為樂觀,更多的投資者看好後市。

 「牛市在亢奮中死亡」。

 牛市的最後階段大多以過度樂觀甚至是不理性繁榮為特徵。投資者變得過度自信及看好後市,這通常代表市場估值過高,容易下跌的警訊。倘若市場出現這種情況,投資者須要果斷地減持,甚至退出市場。

 總的來說,港股最佳的買入時機已過。現時,投資者宜採取觀望態度,按兵不動,因為港股的估值已變得合理,並不便宜,買入的安全邊際不足,但又不是很好的沽出時機,因為市場的情緒並不高漲,估值尚未偏高呢!牛市似乎正在懷疑中成長,還未到成熟或亢奮階段。

26 則留言:

  1. 看完以上報告,我還是傾向進取方面,跟股票談戀愛,孰是孰非,都是自己的决定,怪不了市場的起跌變動,亦祇有從鐘sir課堂或書本教材,参透攻防兵法,減少損失。草上飛

    回覆刪除
  2. 多謝,鍾sir分享~ 剛剛好的時機分享,能點醒部分人士

    回覆刪除
  3. 多謝鍾sir 的提醒⏰🔔及教誨!總是期待鍾sir 的文章,希望可以出快d (有點過分添😆😂🙏🏻🙏🏻)

    回覆刪除
    回覆
    1. 經過十多年的價值投資分享,要再找到新點子並不容易呢!

      刪除
    2. 鍾sir 有無一個你之前分享的excel workbook ,如果直接有link 按入去,想睇可以隨時睇到就好啦。我只是睇左近3年的,但找之前的比較複雜。

      刪除
    3. 你是指分析公司財務報表的Excel Model?

      刪除
  4. 在股市中好難做到最好嘅價錢買入以及做到最佳的回報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需要最好的價錢買入,只要具備足夠的安全邊際。

      刪除
  5. 舊生留言
    除咗以往鐘Sir跟開既股票, 有冇加大自己能力圈再發掘其他股票?

    回覆刪除
    回覆
    1. 騰訊、阿里巴巴都是近年才買入的股票。

      刪除
  6. 多謝鐘sir提醒-)我都感覺未到牛三

    回覆刪除
  7. 感謝鍾兄分享。
    小書僮

    回覆刪除
  8. 多謝鍾sir分享。近來股票都升咗唔少,但都未到牛頭角c奶都講。股民都未忘記之前的痛楚(等緊韭菜成長), 都覺牛三未到。
    天要下雨

    回覆刪除
  9. 我把之前貼過一次的帖子再貼一次,用意是響應鍾兄《牛市在懷疑中成長》這個這麼言之有物、擲地有聲的帖子!鍾兄言簡意賅地說明了John Templeton的“牛市在悲觀中誕生, 在懷疑中成長, 在樂觀中成熟, 在亢奮中死亡。”熊市谷底期正是在悲觀中誕生了牛市,一個完整的經濟的景氣週期正是從谷到谷走完一個完整的週期。1997年7月到今天,你一共有7次這樣的機會。如果你都錯過了,那麼,值得檢討的不是香港這個市場,而是自己。

    市場波動創造了低價買進與高價賣出的賺錢機會。1997年7月1日至今(2025年3月7日),代表香港股票市場的恆生指數出現了共計7次這樣的賺錢機會,如下:
    一、1997年8月7日,恆指從16673.3點,PE是19.6倍, DY是2.31%,(DY是股息收益率的簡稱,下同)下跌至1998年8月13日的6660.42點,PE是7.4倍,DY是5.84%。跌幅是60%。
    二、2000年3月28日,恆指從18301.69點,PE是12.96倍,DY是1.95%,下跌至2003年4月25日的8409點,PE是12.86倍,DY是4.57%。跌幅是54%。
    三、2007年10月30日,恆指從31638.22點,PE是24.48倍,DY是1.75%,下跌至2008年10月27日的11015.84點,PE是6.52倍,DY是6.43%。跌幅是65%。
    四、2010年11月8日,恆指從24964.37點,PE是18.4倍,DY是2.43%,下跌至2011年10月4日的16250.27點,PE是8.85倍,DY是4%。跌幅是35%。
    五、2014年4月28日,恆指從28442.75點,PE是11.96倍,DY是3.2%,下跌至2016年2月12日的18319.58點,PE是7.57倍,DY是4.97%。跌幅是36%。
    六、2018年1月26日,恆指從33154.12點,PE是17.72倍,DY是2.69%,下跌至2020年3月20日的21696.13點,PE是8.7倍,DY是4.8%。跌幅是35%。
    七、2021年2月17日,恆指從31085點,PE是16.68倍,DY是2.32%,下跌至2022年10月28日的14863.06點,PE是8.36倍,DY是4.47%。跌幅是52%。事實上,這一次的震盪下跌持續到2024年1月22日的14961.18點,PE是9.24倍,DY是4.53%。跌幅是51.87%。我認為是同一個股災向前延伸了15個月!
    我一直說,香港這個市場是我見過最容易賺錢的市場,1997年7月1日至今共27年8個多月,在短於28年時間裡,共發生了7次明顯的跌市,4次超過50%的大型股災,3超過30%的中型股災,平均4年就發生一次,你去哪裡找得到這麼好與容易賺錢的市場?作為一個市場參與者,能夠在香港這個市場一直賺下去,需具備以下特質:
    一、資金。二、知識。三、耐性。四、紀律。五、勇氣。六、實戰經驗。
    檢查一下,自己缺了什麼。平均4年就發生一次,下一次說不定很快就會來到,誰說的準?
    香港是世界上最容易賺錢的股票市場,相信我。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很有用的數據!

      刪除
    2. 一、從1998年8月13日的6660.42點(PE是7.4倍,DY是5.84%)上升至2000年3月28日的18301.69點(PE是12.96倍,DY是1.95%),漲幅是175%。
      二、從2003年4月25日的8409點(PE是12.86倍,DY是4.57%)上升至2007年10月30日的31638.22點(PE是24.48倍,DY是1.75%),漲幅是276%。
      三、從2008年10月27日的11015.84點(PE是6.52倍,DY是6.43%)上升至2010年11月8日的24964.37點(PE是18.4倍,DY是2.43%),漲幅是127%。
      四、從2011年10月4日的16250.27點(PE是8.85倍,DY是4%)上升至2014年4月28日的28442.75點(PE是11.96倍,DY是3.2%),漲幅是75%。
      五、從2016年2月12日的18319.58點(PE是7.57倍,DY是4.97%)上升至2018年1月26日的33154.12點(PE是17.72倍,DY是2.69%)漲幅是81%。
      六、從2020年3月20日的21696.13點(PE是8.7倍,DY是4.8%)上升至2021年2月17日的31085點(PE是16.68倍,DY是2.32%),漲幅是43%。
      七、從2022年10月28日的14863.06點(PE是8.36倍,DY是4.47%)或2024年1月22日的14961.18點(PE是9.24倍,DY是4.53%)上升至今天2025年8月15日的25270.07點(PE是12.69倍,DY是3.19%),漲幅是70%或69%。
      假設你熟悉Ben Graham的Buy-Low-Sell-High Approach,那麼,你在香港這個市場從1997年7月1日至今天2025年8月15日的可能最大收益是:
      175%+276%+127%+75%+81%+43%+70%(69%)=847%(或846%)
      1997年7月1日至今天共28年,847除28=30.25%。
      那麼,你的年均收益在這個市場最高可達30.25%!(不連股息!)
      搞笑的是,在我們香港曾住過一位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名叫羅奇的人。他在2024年2月12日於FT發表了一篇搞笑的文章:It pains me to say Hong Kong is over
      https://www.ft.com/content/27a2c28e-d28b-444c-97fd-4616ed32c675
      我在網上讀了不少香港反駁他這篇文章的香港精英們,包括投資界的,竟然沒有一位能依據客觀的數據反駁他。可見真正有實力深入客觀地研究香港這個市場的人真的不多!那麼,得到的結論就是:香港是世界上最容易賺錢的股票市場!

      刪除
    3. 謝謝Ch Liu兄詳盡的數據分析。要做到Buy-Low-Sell-High,須要洞悉市場的周期,包括估值與情緒或心理周期的變化。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