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

再談東方表行(二)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6-10-02

我在2011年5月寫了一篇關於東方表行(398)調研的文章,提到公司過份依賴單一供應商,投資風險大。當時我認為公司沒有明顯的經濟專利,並不適宜長線投資。不幸言中。

回頭看,5年多前的分析邏輯和建議都不錯。由於「自由行」效應冷卻及國內經濟增長放緩,令中港兩地對高檔消費品的需求下跌,加上行業競爭激烈,經營成本高昂(主要是租金,佔公司整體的經營成本超過四成),東方表行截至2016年3月底止財政年度轉盈為虧,淨虧蝕1千6百萬港元(2015年度只賺約5百萬港元)。

受到近年業績差劣的影響,東方表行股價從我寫blog文時的4.5港元,下跌超過七成到現價1.2港元左右,跌幅驚人,長線投資者損失慘重。

近日,有上過基礎投資課程第二堂的學員,覺得我舉東方表行的實戰例子很有趣,並問我除了看財務比率外,如何可以得知關於該公司在營運上的問題?

我簡單地回答:「東方表行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存在很大問題,過份依靠單一供應商勞力士(Rolex),佔公司七成的採購金額和生意。Rolex的議價能力相當高,定價權也相當大。公司經營雖然有利潤,但沒有產生現金流,資金都被積壓在存貨上。」

學員再追問東方表行的商業模式可以在哪兒找到?

我說:「投資者應該學懂看財務報表(包括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背後的意思,再用之前所教的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思考公司的商業模式。例如我會思考和發問何解公司的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經常出現負數?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寫該調研文章的時候,我還見過東方表行的財務總監(CFO),參加過公司舉辦的業績會,比較過同業的資料等。」

學員似乎明白了多一些投資上的道理—-原來基礎分析需要做不少的功課呢!

20 則留言:

  1. 強於市佔較高的亨德利份業績都差,其他的惡境可想而知。

    回覆刪除
    回覆
    1. 價值兄:對的,亨得利(3389)在國內經營的規模較東方表行大得多。

      刪除
    2. 見你平時有接觸科技股,會否擔心智能產品將會搶佔傳統鐘錶市場,特別是高檔市場?

      刪除
    3. 價值兄:我覺得智能手表算是傳統手表的替代品(substitute),或多或少會影響後者的銷量。但我相信對高端人手制造的名牌機械手表影響會比較少,因為高端消費者對手造的名牌機械表情有獨鍾(感覺跟電子表完全不同),智能手表並不能取代。

      刪除
    4. 機械表缺點多到數唔晒,重,越行越慢,維修費貴,又要買個自搖合裝起佢
      唯一優點 : 保值 就盍過所有缺點

      刪除
    5. 高端人手制造的名牌機械手表,由於手工精細和限量發售,保值能力相當高。

      刪除
    6. 個人感覺機械錶所謂保值只是自己呃自己, 升值更係只有極少數天價錶的專利. 有朝一日要錢攞去變現時就明白咩叫"保值", 蝕少過40%都當你贏..., 要保值就買黃金或2800啦. 個人認為買機械只係一種品味的體現,對某個品牌歷史及工藝的認同,很多時更係作為一種男人的珠寶首飾黎配戴. 這才是電子表所不能取代的, 將來市場只能target中上產及成熟男士了, 現在後生都戴iwatch,玩換錶帶....主要係為戴條錶帶唔係戴隻錶....

      刪除
    7. Ken兄:同意工藝精湛的機械表(比如陀飛輪)是一種品味的體現,成功男士不可或缺呢,哈哈!

      刪除
    8. 現時智能手錶發展一日千里,當發展到有日能每餐後都能即時顯示出身體內的血糖血脂變化,游水時能睇埋血氧量變化,智能錶變成健康生活的好幫手,加上其他電子功能例如顯示面板隨時轉換,感覺日日換左新錶咁,真係搵唔到咩理由仲買無燈光下想睇幾點都睇唔到的重勞。 勞力士能撐咁多年除左有佢品牌價值之外,都因市場無新野可衝擊佢,依家情況唔同晒十足係另一隻nokia,睇幾時低頭而已!

      刪除
    9. Ken兄:如果智能手表將來能夠發展出如你所講的應用,將會是革命性的突破。

      刪除
  2. 我倒觀察到,隨著智能電話的普及,戴手錶的人少了很多,但大概對"碼頭"的生存空間影響不大。

    回覆刪除
  3. 奈何一般人比較難接觸企業高層

    回覆刪除
    回覆
    1. 80後東昇兄:業餘投資者其實一樣可以參加上市公司的業績會,只要願意抽出時間。

      刪除
    2. 除非你閒日唔駛做,否則你邊有時間去呀 !?

      刪除
    3. 假如有工作在身,當然會比較難抽出時間去聽業績會,那唯有多看二手資料。

      刪除
  4. 這個問題正是小弟所問, 多謝鐘sir 耐心回答。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Kim兄的提問,令我可以寫下這篇文章。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