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25-04-13
上星期二(2025年4月8日),我應一位中大MBA舊同學邀請,出席一個慈善團體(香港城北扶輪社)的午餐會,為其會員作專題演講。我定了「資產配置 逆向思維」這個題目。適逢前一天港股因為美國開啟全球貿易戰而暴跌逾三千點,為我的講題帶來不少點子。
開宗明義,我說我不懂預測,也不相信市場上有人能夠預測得到港股後市的短期變化和走勢。
DeepSeek的橫空出世令港股(尤其是中概科技股)年初急升超過兩成是一個例子,到現在爆發的全球貿易戰把港股年初至今的升幅抹掉便是另外一個例子。兩個黑天鵝事件都是事前沒有人可以預料得到的。
雖然港股後市的短期變化和走勢不可預測,但我認為投資者可以通過適當的資產配置去面對目前貿易戰為股市帶來的衝擊。
由於貿易戰令投資股票的風險溢價增加,港股的合理估值理應下調。假設2025年預測每股盈利不變,及合理的預測市盈率從11倍下降至10倍,則恆生指數2025年的合理值將會從24266點下調9%至22060點。
恆生指數上周三(2025年4月9日)曾跌至最低的19260點,預測市盈率只有8.7倍,估值上的折讓也許已經反映了貿易戰所帶來的風險,可能是長線投資者一個不錯的買入時機。
假如投資者參考Benjamin Graham為防禦型投資者提供的資產配置指引,當股市下跌、估值偏低的時候,便應該逐步增持股票的比重。常言道:壞消息是價值投資者的好朋友,有危便有機,當股市因為貿易戰而大幅下挫的時候,價值投資者需要紀律和勇氣,把握撿便宜貨的機會。
在午餐會上,我以三段名人的說話作為逆向思維的總結:
1.「股神」巴菲特:「別人貪婪時恐懼,別人恐懼時貪婪」
2. Sir John
Templeton “It is impossible to produce superior performance
unless you do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the majority. ”
多謝鐘Sir的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