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8-06-09
太座曾經問我:「為何你仍然持有經濟日報(423)的股票?此公司市值小,成交稀薄,股價近年長期低迷……」
其實,我跟經濟日報有一段「情」!
回想當年,畢業後加入股票行工作,閱讀的第一份財經報紙便是《經濟日報》。而那間股票行的老闆跟經濟日報也有點淵源。一眨眼,原來已是二十八個年頭。直至今天,雖然已退休離開財經界,但我仍然保持每天閱讀《經濟日報》的習慣。我擔任分析員的時候,因工作關係曾多次拜訪公司的管理層,了解公司的發展方針和策略,當時開會的情況至今還歷歷在目呢!
經濟日報(423)於2005年8月上市,早期曾為我帶來不錯的利潤。還記得當時港交所規定,上市公司必須在一份英文及一份中文報章刊登業績公告,而中文報章中,上市公司多數會選《經濟日報》,令其廣告收入可謂「豬籠入水」。隨著該規定取消(上市公司只須在港交所的網站發出業績公告),加上公司於2011年開辦免費報章《晴報》(持續虧損),以及受到數碼媒體的衝擊,令傳統紙媒行業經營困難,引致公司盈利大倒退,股價近年持續低迷。
可喜的是,公司的現金流還算健康,財務狀況良好,長期持有大量淨現金。可惜,可能是基於持有太多現金苦無出路及眼見樓價和租金不斷上升的緣故,公司去年決定大舉投資「磚頭」。除了本身已經擁有價值0.8億港元的投資物業外,公司於2017年中動用1.5億港元購買多層位於北角的寫字樓物業自用。雖然可以節省未來租金的開支,但卻令公司持有的淨現金從2017年3月底的3.6億港元,下降至2017年9月底的2.2億港元。
我想:部分投資者未必會認同公司購買「磚頭」的舉動,因為始終物業投資並不是公司的本業和專才。再者,樓價已經持續上升多年,處於頗高的水平,動用過億港元(超過公司四成淨現金)買入物業,時機上是否合適?
假如公司認為持有過剩的現金(我計算過,2.2億港元淨現金折合每股淨現金0.51港元,相當於現價1.45港元的35%!),何不趁《經濟日報》三十周年(1988年創刊),派發特別股息,回饋一班長期支持公司的小股東?期待公司今個月公布2018財政年度(3月年結)全年業績的時候,會有好消息!
派特别花红給高人機會大過特别股息
回覆刪除感覺經濟日報的企業管治不錯(還記得當年大股東之一馮紹波先生捐出一半股權給香港大學),應該不會不顧小股東利益而自肥的,哈哈!
刪除我跟你一樣對它有情意結。
回覆刪除當時還有信報,不過我選的是經濟日報,睇石老師。
價值兄:相對於《信報》,《經濟日報》的內容更為大眾化,更受讀者歡迎。
刪除我也手持一些 "客觀上" 不應繼續持有的股票,種種原因 (當賺咗 / 份額不多 / 回落到冇眼睇),都不為旁人認同。
回覆刪除所認知的:"不要跟持股產生感情"呀,要 "止蝕呀" 等等,到操作自己組合時就有難度。我的想法是,管他吧。
Michael兄:明白的。有時候真的很難下手,把不應該持有的股票沽出。加油!
刪除鍾兄的長情的確難得 :)
回覆刪除標竿兄:長情有好有壞。選對股的時候很好,選錯股的時候則不好,哈哈!
刪除佢可以學信報,請多幾個分析員做下直播、講座、甚至自組投資基金,都係一條出路。
回覆刪除謝謝一盅兩件兄的意見。經濟日報和iMoney都有攪講座和分享會、數碼平臺等增加收入來源。
刪除Chung Sir,
回覆刪除I have no 423.HK yet.
423.HK may pay a little special dividend, e.g. HK$0.03/share, but I think it will not pay all cash as dividend. If no cash in hand, I guess its market price could be dramatically dropped in 1-2 days after ex. div. date.
423.HK's NAV at 30Sep2017 was HK$1.995, and so ex. div. NAV(since 11Dec2017) is HK$1.975.
I have 1105.HK.
1105.HK's ex. div. NAV(since 8May2018) was HK$2.39.
1105.HK is also with idle cash @HK$0.517/share(already ex. div. HK$0.08). But its market price is @HK$0.99 only!
Chung Sir,
423.HK and 1105.HK ~ Which is better ?
Thank you for your comments.
^_^
Student兄:我對星島(1105)沒有深入研究,沒有太多發言權。它的《頭條日報》做得很好。但有時不太認同大股東的言論。
刪除Chung Sir,
刪除Pure investment purpose and rational decision. ^_^
18.HK, 282.HK, 426.HK, 435.HK, 1105.HK ... are in same field.
They are relatively small sized and simple business (if c.f. HSBS, Chartered Bank, Tencent,etc.).
Among these and at present market price, which is the best for investment ?
Thanks for your comments.
^_^
Correction: should be "423.HK" instead of "435.HK"
刪除^_^
Student兄:我估我會選經濟日報(423),因為公司的經濟通業務和財經報紙《經濟日報》做得不錯、財務狀況良好、估值低及企業管治較佳。
刪除Chung Sir,
刪除Thanks for your sharing.
^_^
Student兄:不客氣。
刪除我其實都是經濟日報的長缐投資者,認同派特別息的做法!
回覆刪除vintwong:我認同增加派息及回購股份。
刪除人非草木,豈能無情。
回覆刪除人生在世有時候並不能每一件事只向錢看。
加油,再次感謝鍾兄專業分析。
curt兄:同意。我還未去到「對股票完全無情」的境界呢!
刪除我好少睇報紙,但係如果要睇都係睇經濟日報。我鍾意由後便揭起,有好多好文章講科技,新經濟。
回覆刪除RC:現代人越來越少會看報紙,相信這也是傳統紙媒行業經營困難的原因。
刪除經濟日報雖然沒有持有,但小弟第一份工作也是經濟日報做I.T,現在還有一班很忠心的I.T好員工(舊同事或朋友在),勝在工作穩定,I.T Department Head好人
回覆刪除原來AC儲蓄兄跟經濟日報也有過一段「情」,哈哈!
刪除現代人對"文字"興趣低了,經濟日報没有用錢去進行多元化發展而買物業,有點可惜的感覺~
回覆刪除清風兄所言甚是。買物業不如派息給股東。
刪除我還是會抽空去圖書館閱讀“紙媒”報紙,因為有一些重要的分析在網上讀不到,只提供一小段文字,吊你胃口。因為越來越少人讀每份30瑞典克朗(與港幣幣值相近),免費的Metro在瑞典是通街都有,傳統的報紙除了文化、財經與嚴肅整治外,甚難吸引人訂閱。我已經快十多年沒有訂報了。真正需要閱讀報刊就去圖書館。本地圖書館還提供歐洲版的《星島日報》。順便也讀一讀,聊慰鄉情。
回覆刪除Ch Liu兄:免費報紙及數碼媒體的出現,傳統收費報紙真的甚難吸引人訂閱。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