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1-11-21
“When something is too good to be true, it probably is”這是我上個星期跟中國信貸(8207.HK)的管理層會面后第一個的感覺。直覺有時候都是對的,我認為公司的超高回報不可能持續,投資者不宜買入這股票,原因如下。
- 入門門檻不高。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在上海從事房地產低押貸款, 包括房地產典當貸款 (pawn loan)和委讬貸款(entrusted loan)。雖然經營典當行需要領有商務部發出的許可證,但是上海於2009年已有168間典當行,行業頗為分散,中國信貸在上海的市場占有率只有3.9%,排名第五。更重要的是,經營委讬貸款無須領牌,沒有門檻,只要貸款的資金不是來自銀行就可以。過去幾年,很多資金充裕的國企都從事委讬貸款,賺取高息。
- 商業模式簡單,容易被覆制。中國信貸主要是利用大股東自有資金和資本市場摹集的資金(公司於2010年10月上市,2011年5月配股,2011年9月發行人民幣債券),貸款給中小企業和個人應急(貸款期一般不會超過六個月),賺取高息(月息含手續費達到3.2%-4.0%)。由於所有貸款都是以房地產(住宅和商業收租物業)作為低押,而且貸款金額不會超過物業估值(loan/value ratio)的50%,對中國信貸來說,風險極低,除非房地產的價格在短期內大跌一半。低風險、高回報的生意,由於沒有「護城河」的入門門檻,必然引來眾多的競爭者,慢慢會把行業超高的回報,拉低致合理水平為止。
- 中央政府要求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相信可以舒緩她們的資金壓力,減少她們對民間借貸的需求,高利貸利息應有下調的空間。
- 房地產不景氣勢必影響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和資金周轉率。雖然公司過去的壞賬率極低(跟據管理層的說法,公司自2003年在上海成立以來,只有五宗賴債拖欠的紀錄,需要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令,把低押物業拍賣),但是我擔心公司未來的壞賬率將會大幅提高,原因是與房地產相關的借款人占公司的總貸款超過50%,而銷售大幅放緩令借款人的還債能力成疑。雖然公司可以利用強拍來收回貸款和相關的利息,但過程一般需要90天,費時失事。
- 公司最近把業務拓展到重慶,所謂「人生路不熟」,重慶的法制肯定沒有上海那麼健全,我認為投資風險遠高於上海。如果上海的市場這麼好景,何須拓展重慶的市場?
- 最令我不安的是公司的核數師---信永中和,并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再者,公司在創業版上市,也令我存有戒心,雖然公司打算明年轉主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